由其對環境的溫濕度要求極高,尤其作為智慧檔案館的環控系統,其所依托的中央空調設備就承擔了持續的高精度的調控任務,對能耗的消耗也普遍較高。通過對檔案保存的節能改造不僅能更好地為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亦能為保證檔案的保存環境的穩定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主要的改造手段有:
借助對檔案館的各個區域的基于AI的智能溫控的系統的部署,既能實現對各個區域的實時的溫濕度的動態的監測,又能對其的變化趨勢作出較準確的預測,從而對其進行精細的控制,有效的保護了館藏的安全性。例如,根據人員活動、季節變化、晝夜溫差等因素,自動調節空調運行模式,避免過度制冷或加熱。
借助對檔案館的不同區域根據其所存的檔案的種類、使用的頻率等的特點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溫濕度的控制標準,對其進行的溫控管理,既能更好的保證了檔案的安全性又能更好的節約了能源。借助將高頻的借閱區的環境控制設定為常溫常濕,而將珍稀的檔案庫房的環境控制設定為恒溫恒濕等,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能耗的浪費。
采用對傳統的中央空調的深度升級手段,如將其更換為高的能效比(EER)的或變頻的中央空調系統,如采用了磁懸浮的壓縮機、直流的變頻技術等等,均可將單位的制冷量的能耗都降低一個極大的檔次。
在空調系統中加裝熱回收模塊,利用排風中的余熱預冷或預熱新風,從而減少空調主機的負荷,提升整體能源利用率。
對檔案館墻體、屋頂、門窗等圍護結構進行節能改造,如加裝高性能保溫材料、使用中空玻璃等,減少室內外熱交換,降低空調負荷。
在保證空氣品質的前提下,合理設計通風路徑,減少不必要的空氣滲透,提升建筑整體氣密性,進一步降低空調系統運行壓力。
在檔案館屋頂或周邊區域安裝光伏發電系統,為空調系統的運行提供部分清潔電力支持,降低對市電的依賴。
通過充分地利用了地下的恒溫的自然條件將地源熱泵系統的空調、冷熱源等相較于傳統的冷卻塔和鍋爐系統都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運行成本。
依托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的搭建,我們可實時匯聚空調運行數據、各類能耗數據以及周邊環境參數等信息,為精準管理與高效調控提供有力支撐。然后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入的大數據的分析就能夠對能耗的異常的產生以及帶來的潛在的巨大的節能潛力都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和把握。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款又一款“帶病工作”的空調系統,其能效也隨著使用的時間逐漸下降,不經常對其進行定期的清洗換熱器、更換濾網、檢測制冷劑的狀態等一系列的維護措施,就會使得空調的能效大大降低,造成了相當的能源的浪費。
從“系統的設計與設備的選型”入手對智慧檔案館的中央空調系統的節能改造不僅能保障檔案的環境的恒定性與安全性,也能從根本上兼顧到節能的要求,更好地推動了可持續的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技術的逐步深入應用同時,中央空調的節能潛力也將進一步的被挖掘出來,對于推進我國的綠色檔案館的建設也將起到堅實的支撐作用。